三亚海棠湾河心岛人行景观桥
项目名称:三亚海棠湾河心岛人行景观桥
设计单位: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与人员:Hugh Dutton、侯满、Pierluigi Bucci、范振伟、黄庆泓、黄佳梅、吴佳杰、余颖捷
01
项目概况
海棠湾,位于中国南海之滨,是三亚的东疆门户,凭借奇美的自然海湾属性,海棠湾被定位为中国国家海岸,国际度假天堂。三亚海棠湾河心岛人行景观桥项目作为三亚海棠湾国际免税中心二期文旅商业综合体项目的配套工程,是连接河心岛商业广场主入口与海棠湾国际免税城的专用人行桥梁。
人行桥鸟瞰图
设计采用高度复杂的不对称地锚背索-钢斜塔双边工字钢梁独塔斜拉桥结构体系,桥跨布置为(99.8+51.0+25.0+27.4+30.2)m,通过结构布局将地锚、塔座、免税城地面广场入口、河心岛地面和二层商业入口与岛上主体建筑、车行桥匝道、喷水池等空间体巧妙衔接、浑然天成,展现了人行桥的大气造型和时代特征。人行桥建成后成为了三亚海棠湾国家海岸高档度假区的新地标,也是海南岛乃至全国景观人行桥的典范。
02
设计理念
功能定位前瞻。作为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新时代建设的海棠湾乃至三亚市首座人行天桥,鉴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建设时机,大桥设计综合考虑了时代特征、桥位环境、力学平衡和人性化等因素,将技术思维和艺术思维有机结合,突出桥梁的时代感、标志性。
河心岛休闲体验式商业为海棠湾国际免税城的补充,两者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方便河心岛商业与免税城购物人流通行,人行桥的平面布置为“Y”形,在河心岛地面和二层分别设置入口,实现了河心岛商业和免税购物中心高效连接。
人行桥平面布置示意图
主题标新立异
三亚意味着海边、意味着天涯海角的浪漫。本项目离海岸约500m,必须登高才能看见大海。因此设计通过桥塔(桅杆)在靠近河心岛一侧的河面上支撑起一个环形观景平台,创造出独特的欣赏海景空间。环形观景平台名为“云戒(sky ring)”,即本桥的设计主题,象征天空悬浮的戒指,其远眺又如一盘水中托起的圆月,寓意永恒、以此为证和地久天长。大桥总体设计追求建筑景观和结构设计的高度融合和协调,在造型上体现力学的设计原理,展现了人行桥的大气造型和时代特征,成功打造了海棠湾新地标景观。
“云戒”夜景图
布置融合环境。通道平面采用曲线,步行路径上更具动态趣味的同时保持云戒桅杆在桥面上可视的视觉体验,曲线的流动性与免税店的拱顶造型相互呼应。立面上桅杆动态倾斜,观景平台形成免税城建筑群的次高点,延续了天际线。通过平面、空间结构布局,巧妙地将大桥地锚、塔座与免税城地面广场入口、河心岛地面入口和二层商业入口与岛上主体建筑、车行桥匝道、喷水池等空间体完美衔接、浑然天成。
人行桥地面视角
结构设计创新。由于荷载效应的不同,人行桥在建造材料和技术上比常规车行桥梁的约束更少,结构形态更为大胆、轻盈。本项目索塔为钢斜塔,倾角60°,为释放塔底弯矩、保证塔身的细微转动,塔底设置万向铰,并依靠全桥布置的4对背索、9对主梁索、2对前锚索,有效保证斜塔受力稳定和塔身的细微转动。塔底铰接的结构体系,在国内乃至世界桥梁界尚属首次,可有效释放塔底弯矩,减小塔身尺寸,使人行桥视觉上更为轻盈灵动。桥墩采用销轴连接,可在满足横向铰接的同时,保证纵桥向±3°的细微转动,释放了墩顶、墩底节点的弯矩,优化了桥墩受力。
人行桥结构模型
细节以人为本。基于海棠湾免税城高端商业定位及三亚高温多雨的气候环境,桥面设置了带有风扇的带状遮阳篷,铺装采用中空塑木板,扶手采用钢丝网面结构,既保证连桥立面轻盈通透,又降低大桥受海南台风天气的影响。海棠北路两侧还配置了扶梯与直梯,满足市政道路与通道的衔接和无障碍通行。塔背设置观光电梯,可直达观景平台。钢塔内设置爬梯,作为塔内的检修通道和观景平台的疏散通道。为了行人过桥舒适性,在钢主梁和观景平台上还设置了TMD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
木板铺装、观光电梯、直梯、带状遮阳棚
03
社会效益
人行桥应用BIM技术对结构进行正向设计,是对传统AutoCad为主体的、以工程图纸为核心的设计方法的革新,为此类空间高度复杂结构的设计和建造提供了借鉴,具有指导性意义。
人行桥建成后,改良了海棠湾国家海岸街道步行系统,重塑海棠湾国际免税城周边公共场所,经受了日均超3万客流量的考验,推动了“河心岛”更名为“云戒岛”的步伐,成为三亚地标性建筑及网红打卡点。
人行桥夜景